|
||||||
在竹雕广场采风 昨日,南昌的天气一改往日的阴雨绵绵,本报联合南昌市诗歌学会共同举办的“诗歌下基层”活动走进南新乡。我省10位著名诗人游览了绿树环荫的“鱼米之乡”,在一片好生态中,抒发情感、书写诗篇。 南新好生态 引来诗人点赞 走进南新乡必须要经过一条有16万余棵参天绿树环绕的公路,阳光从绿色的树叶间透落在地上,诗人们瞬间被一片绿色所笼罩,对当地的优美生态纷纷点赞。除了这一片绿林,南新乡还有农田林网绿化树木8万余棵、村庄绿化树木12万余棵、滩涂造林32万余棵,是名副其实“国家级生态乡镇”。 随后,诗人们先后参观了南昌市政公用生态农业有限公司,看到了许多从国外引进的新品种蔬菜、瓜果,以及无土栽培新技术下生长的生菜和苦苣。在一条由南瓜“建立”起的长廊中,诗人们纷纷拿出手机拍照合影。据介绍,在这条南瓜长廊里可以欣赏到4个品种的南瓜。 在感受完南新乡生态美之后,诗人又先后参观了新洲门楼李家的新农村建设,看芳洲竹雕欣赏精致竹雕制品的工匠精神。 感受不同魅力 诗人诗兴大发 昨日,南新乡的种种魅力,让诗人们感受颇多,诗意在瞬间迸发。“我今天看到南新乡的中心公路,真的非常震撼,实在太浪漫了。”江西省作协会员、南昌市作协常务理事聂丽芹感叹道,“南新乡有着成片绿树的好生态,还有着高技术的生态农业产业,不同的优势在新时代下进行碰撞,我现在就想为南新乡的美谱写诗篇。” 而参加了8次“诗歌下基层”活动的省作协会员、新建区戏剧家协会主席刘希巴则表示:“通过诗歌下基层这个活动,诗人们谱写了更多属于这个时代的诗篇”。 南昌晚报全媒体主力记者 黄之昊 文 魏勇剑 图 |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