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人们在新龙村采风
春风中,瑶湖畔,幽静风光更怡人。4月1日,本报联合南昌市诗歌学会共同举办的“诗歌下基层”活动来到南昌市“东大门”——麻丘镇。来自我省10位著名诗人,从无限风光的瑶湖郊野森林公园到农村新风貌“三风巷”的新龙村,全方位领略了麻丘镇的美,并带着诗歌与春天约会。
南昌“东大门”景美、人更美
昨日上午8时,诗人们从南昌日报社乘坐大巴出发。伴着晴好的天气,来到了“诗歌下基层——麻丘行”的第一站瑶湖郊野森林公园。
一走进公园,茂盛的绿植与绽放的春花让诗人们为之惊叹。走入公园深处,一大片沙滩与碧绿湖泊出现在眼前,还有不少市民带着家人一同在沙滩上享受天伦之乐。
随后,诗人们还参观了蜚英塔以及“三风巷”——新龙村,对于当天的活动,省作协会员、“95后”作家汪亚萍表示:“我之前只听过‘南昌马尔代夫’瑶湖郊野森林公园的名字,还没来游玩过,今天参加‘诗歌下基层’活动让我一饱眼福。不仅观赏了麻丘的美景,还看到了新龙村干净整洁的环境以及房屋墙面上淳朴民风的绘画,让我觉得这里不仅风景美,人心更美。”
把基层的声音
用诗歌的形式传播出去
生机盎然的景色与新农村优化建设的遥相呼应,让诗人们在麻丘镇感叹万千,纷纷觉得让诗歌走进基层,是一件符合新时代精神,让中国文化得以发扬光大的创举。
“‘诗歌下基层’也就是文化下乡,让诗歌这一文学载体能在更广阔的人群中被知晓。”省作协会员、《诗江西》杂志编委会主任游华告诉记者,“诗歌并不是高高在上的阳春白雪,诗歌的活力就在基层。当诗歌走进基层,把基层的声音用诗歌的形式传播出去,这才是诗歌在新时代的作用。”
南昌晚报全媒体记者 黄之昊 文 魏勇剑 图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