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月24日,由南昌晚报、南昌诗歌学会主办的“诗歌下基层”采风活动,走进南昌县幽兰镇。诗人们通过所见、所闻、所感,激发创作灵感,用鲜活的文字谱写专属于幽兰镇的意境美。
十位知名诗人 游禅意小镇幽兰
昨日,南昌下起了雨,空气中还夹杂着些许凉意,但采风团一行人却热情高涨。我省十位知名诗人来到了南昌县幽兰镇进行诗歌采风。这些诗人中,既有中国作协会员,也有省、市作协会员。
古镇幽兰位于南昌城东,鄱湖之畔,始建于晋朝,至今有1800多年历史。这里有30余座寺庙;有朱元璋、陈友谅大战鄱阳湖等历史文化典故;有五湖十津三百塘的众多湖泊;有白鹭戏沙洲的水利风景;还有千亩百果园。近年来,这里全力推进禅意特色小镇建设,致力打造禅意文化旅游品牌,力争把幽兰建成一个近郊旅游的胜地。
当天,十位下基层的诗人从“幽兰形象石”前出发,泛舟于青岚湖、观东禅寺、看园艺场,感受着属于幽兰镇独有的秀美风光。
生态好环境 让诗人流连忘返
在朦胧细雨中,诗人们来到幽兰镇的青岚湖畔。他们泛舟青岚湖上,沿途欣赏幽兰镇多座千年古刹、细品青岚湖十里青漪,一览禅文化旅游专线的旖旎风光。专属于幽兰的风光特色和勃勃发展生机,让诗人们诗心荡漾,纷纷当场赋诗,从独特的角度生动呈现这一幕幕美景。
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徐良平表示:“我真的没想到,南昌周边竟然有这么好的一个地方。特别是在青岚湖湖边,有几百年的桂花树和银杏树,树木郁郁葱葱。更让人惊讶的是,鹭鸟在人身边尽情翱翔,说明这里生态环境特别好。”
“幽兰自古灵秀。慕名而来时,山上果香渐浓,湖中鱼虾正肥……”看到青岚湖的景色之后,诗人万建平诗兴勃发。
诗歌下基层活动是一个“三赢”的创举
对于当天的活动,南昌市作协副主席刘晓彬表示:“诗歌下基层活动是一个‘三赢’的创举。首先,对于诗人而言,下基层采风可以通过深入生活、观察生活、体验生活捕捉到很多新的诗意,还可以使诗人在创作时注意到生活中潜在意识和智慧的苏醒,这是对生活直觉与创作形式的把握,这是‘第一赢’;其次,对于采风活动举办地而言,本地的自然景物、人文景观、历史遗迹和风土人情等不仅会以诗歌的方式得到广泛传播,更重要的是这些作品也将载入史册丰富当地的文化底蕴并得以传承,这是‘第二赢’;第三,对于《南昌晚报》而言,在新媒体冲击的今天,该活动不仅拓宽思路、实现开源,更重要的是吸引了广大注重文化品位的读者来关注晚报,这是‘第三赢’。”
